民族要復興,鄉村必振興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,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,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。鄉村振興,健康先行。評論·新聞版從今日起開設專欄,邀請專家學者等建言獻策,為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凝聚共識和智慧。
□ 楊善發
鄉村衛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,為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基礎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,健康扶貧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,并取得了決定性成就。然而,因病返貧、因病致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現實問題。因此,在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,要特別注重夯實農村衛生工作的基礎。
首先,要進一步做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衛生事業發展的工作。多年來,我國東中部省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衛生事業工作卓有成效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?!笆奈濉睍r期,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實施醫療衛生人才“組團式”援助工程,創新“以院包科”和“師帶徒”等幫扶模式,逐步形成穩定的協作關系和常態化的工作機制。
其次,要建設好鄉村衛生人才隊伍。沒有好的醫療衛生人才,鄉村衛生工作就難以贏得群眾的信任,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也就可能門庭冷落。因此,一方面要切實提高鄉村醫療衛生人才待遇,另一方面要加強鄉村衛生人才在職培訓,傾斜實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,真正提高鄉村衛生人才業務水平。同時,加大對農村衛生的投入。政府要對部分困難村民基本醫保的參保費用實行減免政策,確保人人參保、人人享有基本醫保,同時建設完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工程。此外,可以出臺政策鼓勵城市醫務人員到農村支醫或開辦診所。
最后,要盡快建立與完善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的“及時發現、精準救治、有效保障、跟蹤預警”的工作機制,鞏固健康扶貧的成果;要努力構建健康環境,針對重點人群、重點疾病、主要健康問題和健康危險因素持續開展健康教育,普及健康知識;結合健康縣城與健康鄉村建設、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等工作,努力改善影響健康的經濟、社會、環境等因素,提升農村地區群眾健康水平,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力保障。
(作者系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教授)
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